五條標準,條條曖昧。定義欠缺,措辭矛盾。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此间专家完成的一项测算结果显示,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已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
“指數”是一個科學術語。任何科學術語都有明確的定義。
“復興”的定義是什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论坛上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监测》报告时……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现代化。
二是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各个领域整体协调发展,科技、教育、医疗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人民的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
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五是实现祖国统一,并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條標準中,每一條里都有一些未經定義的術語套話。條列如下:
一:以經濟為主、進一步增強、世界中等、基本達到。
二:全面進步、世界先進。
三:更加完善、更加完備、切實尊重、秩序良好。
四:不斷增強、得到改善、顯著提高。
五:實現統一、更大貢獻。
定義中使用形容詞,本是科學大忌;如果不但大量使用形容詞,而且疊加副詞,則是難以置信的。——宣傳套話而已,非科學術語也。
作為宣傳,自相矛盾是大忌。看看上述未經定義的套話,“整體不協調”的有:
1、進一步增強——全面進步
2、世界中等——世界先進
3、基本達到——全面進步
4、更加完善——得到改善
5、更加完備——顯著提高
6、切實尊重——更加完善
7、實現統一——……
數據只有一個:62%。除此之外沒有一條切實的數據,誰能理解什麽叫“更加”?什麽叫“全面”?什麽叫“中等”?什麽叫“增強”?什麽叫“完善”?什麽叫“完備”?什麽叫“改善”?什麽叫“提高”?
有如此多的馬虎眼和糊塗處,那麼——
什麽叫“復興”?
【資料】http://news.sina.com.cn/c/2012-08-03/235124902997.shtml 《专家称中华民族复兴任务2010年已完成6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