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格律詩)的平仄句式一共有八種。其中五言的四種:
1、 仄仄 平平 仄
2、 平平 仄仄 平
3、 平平 平 仄仄
4、 仄仄 仄 平平
七言的也是四種,是在五言的平仄句式的基礎上,於句首添加一個相對的平仄單元:
1、 (平平)仄仄 平平 仄
2、 (仄仄)平平 仄仄 平
3、 (仄仄)平平 平 仄仄
4、 (平平)仄仄 仄 平平
顯然,七言平仄句式包含了五言平仄句式。這意味著近體詩實際上只有四種基本平仄句式。用“甲乙丙丁”依次為之命名,得:甲種句、乙種句、丙種句、丁種句。
傳統詩律學對上述句式的命名方法看似直觀,是根據起頭字和收尾字的平仄來定。如:五言甲種句叫“仄起仄收式”,五言乙種句叫“平起平收式”等。
然而,由於五言句和七言句的起頭字平仄不同,會產生混淆。如“仄起仄收式”在五言里指甲種句,在七言里指丙種句。
爲區別起見,甲種句便有“五言仄起仄收式”和“七言平起仄收式”兩個名稱。如此一來,傳統詩律學對平仄句式的命名方法的特點就不難看出了:
其一,名稱長。每個名稱都長達七個字。
其二,句式多。句式分五言、七言兩類,總數多達八個。
這兩個特點給使用帶來的不是方便而是麻煩,給理論帶來的不是簡明而是繁瑣。濟寬以為初學者務必留意。
近體詩四種基本平仄句式中,各字按七言的順序命名。假如要說明甲種句的平仄,可以表述為“甲一為平(甲種句的第一個字為平聲)”、“甲三為仄”、“甲五為平”、“甲七為仄”等。其餘三種句型中各字名稱依此類推。
如果是五言句,須留意其首字相當於七言的第三字,尾字相當於七言的第七字。即五言詩里,首字序號為“三”,尾字序號為“七”;沒有“甲一”、“甲二”、“乙一”、“乙二”等。這一點在涉及詩律中的拗救問題時至關重要。
下面是兩種命名系統的列表,有心者不妨對照一下,就便取用。
评论